商务部:中国外贸正在实现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转变 | 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正在成为外贸发展新的动能
2月21日,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介绍2016年商务发展基本情况时指出,2016年全年进出口24.3万亿元,下降0.9%,降幅比2015年收窄6.1个百分点。2016年上半年国际市场份额为12.8%,前三季度已经回升到13.1%。
高虎城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外贸正在实现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转变,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加快形成,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正在成为外贸发展新的动能。
2016年我国外贸实现了回稳向好。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一是全年进出口降幅小于2015年。2016年全国进出口24.3万亿元(折合将近3.7万亿美元),降幅比2015年收窄了6.1个百分点。较2015年负增长7%有明显好转。 二是季度进出口由降转升,走势逐渐向好。 三是国际市场份额企稳回升。上半年国际市场份额为12.8%,前三季度已经回升到13.1%。预计中国进出口额将占世界贸易总额份额有望进一步上升。 四是出口、进口数量全部实现正增长,全年出口数量增长0.1%,进口数量增长3.1%。贸易额下降主要是一些商品价格长期低迷造成的。 高虎城还从另外4个方面对外贸向好进行了解读: 一是商品结构在不断优化,出口商品从以消费品为主转向消费品和投资品并重。全年高附加值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增长超过5%,高技术含量的航天航空、光电通讯设备增长超过10%。 二是贸易主体在不断优化,民营企业出口占比达到46%,提高了0.8个百分点,成为第一大贸易主体。 三是贸易方式在不断优化,一般贸易出口占53.8%,提高了0.4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达到44.6%,提高了0.6个百分点。 四是新业态成为新动力。试点区域跨境电商进出口1637亿元,增长1倍以上。
此外,2016年我国双向投资进入新阶段。利用外资稳定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实际使用外资8132亿元,增长4.1%,在全球跨国直接投资下降13%的背景下,充分证明全球资本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对外投资快速增长,全球配置资源能力增强。全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13万亿元,增长53.7%。坚持服务实体经济,聚焦新兴产业和高端环节,全年制造业对外投资2063亿元,占比18.3%,提高6.2个百分点。
在分析2016年中国进出口比美国少204亿美元这一现象时,高虎城表示,这主要是由汇率波动和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造成的。中国作为一个贸易大国和出口大国,一年的贸易额将近4万亿美元,2016年的出口仍然占据全球第一位的地位,比我们一些伙伴高出了五六千亿美元。因为短期市场的因素,出现几百亿美元的波动是比较正常的。发展进出口贸易根本目标是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中国依靠低成本发展外贸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我们不会以国内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盲目地扩大出口,与规模和速度相比,我们将更加关注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2017年,我国将继续减少外资准入限制,制定差异化地区和产业政策;着力推进投资便利化,在去年将外资企业的设立及变更由审批改为备案的基础上,加快在全国复制推广证照分离、多规合一、高端人才引进等自贸试验区的经验和做法。
-
[2016-3-2] 浙江杭州检验检疫局 服务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
-
[2016-2-24] B2B将成跨境电商试验区探索重点
-
[2016-2-24] B2B将成跨境电商试验区探索重点
-
[2015-10-21] “互联网+”为我国外贸注入全新活力
-
[2015-9-1] “重磅”利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协会8月28日成立
-
[2015-7-31] 海关全面推广“汇总征税”新模式
-
[2015-7-2] 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发布
-
[2014-11-20] 杭州跨境电商新模式 “直购进口”首批包裹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