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通关如同一关 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正式启动
9月22日,“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正式启动,相关海关通过建立区域通关中心,构建统一的申报平台、风险防控平台、专业审单平台和现场接单平台,实现长江经济带通关作业一体化。至此,浙江各地进出口企业翘首期盼的一系列便捷通关政策正式落地,全省9万余家企业将共享改革成果。
湖州:“浙江出口首票”顺利诞生
企业名称:“浙江泰普森有限公司”,货物名称:“休闲用品”,货值:“4.38万美元”,22日一大早,杭州海关隶属湖州海关就顺利办结了“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启动后浙江省首票出口货物通关手续。根据系统统计,该批货物从企业向海关申报到办结放行手续,共耗时38秒。
泰普森的这批货物的出口口岸为宁波北仑港,以往,企业要专程去口岸海关办理清关手续,或在湖州海关申报验放后以转关运输的形式在海关监管下运至宁波出口。“一体化”后,企业可以方便地在公司所在的湖州海关办理完所有通关手续,然后在北仑港由系统平台自动办理货物放行手续。
“以前我们在异地间申报、运输、放行等,可能需要花费几天的时间,现在正常情况半天就可以全部完成,运输等物流费用也大大节省。” 泰普森公司外贸业务负责人汪媛介绍道。
为顺利实施“一体化”模式报关,湖州海关第一时间提出具体对接方案,并组织辖区内报关代理企业,对“一体化改革”基本情况、工作安排及操作要点进行了重点培训。
“多地通关,如同一关”,湖州海关副关长沈亮这样总结企业所享受到的便捷服务:“下一步,企业无论在哪个海关办理手续,都将受到同样的待遇和标准服务。”这不仅省去了企业的往返奔波,也将有利于消除各海关之间、各种报关模式之间的差异。
金华:“一体化”让机电产品更好走出去
9月22日,随着金华海关的接单关员敲下确认按钮,武义周一机电有限公司的一批出口至捷克的旋耕机顺利办结通关手续,宁波海关凭电子放行信息办理货物出口手续,实现卡口自动核放。
“通关速度更快了。”武义周一机电有限公司的外贸部负责人张磊表示:“通关费用节省了不少,效率有很大的提升。”
据金华海关监管通关科徐文广科长介绍,一体化后,企业无需办理“属地申报”资格审批就可以在属地办理申报手续,属地海关放行后直接到口岸提取货物,也无需用监管车辆办理转关;代理报关企业将实现“一地注册,多地报关”;许可证件实行区域互认,证面签注口岸为长江经济带任一口岸的货物,可在区域任一海关办理申报验放手续。
“海关这项改革必将大大便利金华机电‘走出去’。” 张磊说。
温州:正式融入“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
9时38分,仅仅花了1分钟,温州市粮油食品对外贸易有限公司出口至乌克兰的价值3.1万美元的镜子及玻璃器皿在温州海关顺利通关,成为“一体化”实施后温州企业首票出口货物。这也意味着,温州正式融入“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
改革实施后,企业可自主选择口岸清关、转关、“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属地申报、属地放行”、区域通关一体化等任何一种通关方式。以温州企业为例,如果在上海口岸出口,企业可以直接向温州海关申报货物出口,而不必再到上海海关申报;温州海关也可以直接对货物作放行处理,上海海关则根据温州海关的放行指令放行货物。
“通俗地讲,企业无需改变传统的物流途径,但可以自由选择申报地,通关效率将随之大幅提升。”温州海关监管科科长朱凡介绍说。
嘉兴:“一体化”助跑嘉善制造业
9月22日上午,嘉兴海关驻嘉善办事处为台升实业有限公司申报进口的一批价值5.2万美元的五金滑轨办结了通关手续,这是“一体化”改革后嘉兴首票水运进口报关单。
“嘉善是加工制造大县,许多企业的原材料和设备需大量从国外进口,而企业在嘉善,进口口岸则在上海、宁波等关区,以前要办结所有通关手续须在嘉善和口岸海关之间来回跑。”浙江凯鸿物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薛军不禁感慨,“通关一体化以后真是方便,不仅加快了通关速度,还节省了企业的成本。”
这几天,凯鸿物流已经在考虑撤掉其在上海的办事处了。薛军说:“如果海关改革顺利推进,今后公司不但无需异地报关,而且还可以承接三省一市五地海关内的业务了。”
台州:台风天里促改革
海关改革启动之日,也正是16号台风 “凤凰”登临之时。早上8时,虽然暴雨如注,台州海关驻玉环办事处报关大厅内早已灯火通明,海关关员早早就守候在岗位,提前为“一体化”的开展做好各项准备。
台州的“首票”是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一批出口至台湾的不锈钢锅。在海关的精心安排下,该批货物第一时间办结了通关手续。
中国外轮代理有限公司台州分公司总经理蔡德福和凯鸿物流的薛军有着同样的认识:改革的最大亮点在于允许代理报关企业“一地注册、多地报关”。他也认为,“一体化”后,台州的报关企业可以在长三角任意海关报关,“整个业务范围扩大了”。
杭州:多个现场同时启动“一体化”改革
台风再大,也止不住改革的步伐。首日,“一体化”在杭州“多点开花”。
伊莱克斯(杭州)家用电器有限公司成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首个吃螃蟹的人。上午,该企业进口的一票货值近5万欧元的自动调温器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关顺利报关,快速放行。杭州中远报关服务有限公司报关员戴杨军大赞:“以前进口的货物要从口岸海关转过来,这一改革,省去了口岸报关、转关、再申报等麻烦。申报一次即可,真好。”
杭州大旺食品有限公司申报的天然色素油熊糖,成为余杭辖区改革后的首票出口报关单。用企业的话说,“不到1分钟就完成了全部的通关手续。”
“一体化”在富阳引起了不少人的“围观”。在大家的见证下,10时49分,浙江和鼎铜业有限公司一票自毛里塔尼亚进口的价值369万美元的铜精矿顺利办结进口通关手续,几分钟后,杭州富春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一票品名为分子蒸馏单甘脂的出口货物也顺利办结了出口通关手续。
“区域通关一体化模式真是太方便了!”作为富阳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浙江和鼎铜业有限公司进出口部经理王君女很是激动,“我们企业在富阳,进口在上海。以前,我们在富阳海关办理完报关手续后,还要在上海海关办理放行手续。采用这一模式后,我们进口货物的申报、放行等海关手续在当地就能全部办结。”
据统计,富阳地区将有1400余家进出口企业因此受益。
“新模式与以往相比,最本质的区别就是从根本上打破了地域限制和关区的行政界线,最大限度地简化海关手续、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便利企业通关和节约社会资源。”杭州海关驻富阳办事处副主任蔡达说,“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引导,努力使区域通关改革在促进地方外向型经济稳定发展、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上发挥出更大的推动作用。”
“这次长江经济带海关通关作业一体化的改革是在长江经济带尤其是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海关所推进的一次重大改革事项,打破了行政区划的限制,给广大企业带来很大的便利,会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杭州海关审单处处长盛卓禾介绍说。
新闻背景
今年4月底李克强总理提出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后,海关总署迅速启动研究区域通关一体化措施,积极助力长江经济带发展。8月11日,海关总署正式批准下达了《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方案》,明确改革将于9月22日起,率先在长三角3省1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内的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合肥海关全面展开,待试点运作平稳后,逐步有序推广至整个长江经济带其他海关。一体化改革实施后,通过汇集海关监管优势、打破关区界限、改进海关通关流程,形成监管更严密、通关更便捷、流程更科学、运转更高效的一体化管理机制与运作模式,跨区域通关将更便捷,惠及企业范围更广泛,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海关最具革命性的变革之一。
-
[Sep 25, 2014] 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正式启动 义乌小商品出口启用新型通关模式
-
[May 23, 2014] 海关总署出台支持外贸稳定增长20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