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平台与多方签约深化互联合作
7月22日,宁波港、萧山机场、传化集团、中兴通讯、华泰财产等单位和企业与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签订合作协议,就各方基于平台提供更多的服务,扩大互联范围,明确了相关内容,这是发挥平台作为推进综合运输载体作用,促进各方信息互联互通,提升平台应用水平和增值服务能力的一大力举。此次签约通过联动各方构建了一个良好的合作机制,对下一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在长三角区域深入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郭剑彪、交通运输部运输司副司长王水平参加了本次签约仪式并发表讲话。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巡视员郑黎明主持签约仪式。
通过这次合作让平台互联范围“覆盖更广”了,基于平台推进铁路、航空、港口、公路等运输方式互联。与上海铁路局合作,推进铁水联运物联网建设,开展信息标准、业务数据和信息共享对接,实现铁路货运信息平台与国家平台互通互联;与宁波港就关于推进港口公共信息开放和集装箱海铁联运工程信息互联开展合作,提高港口的信息服务能力,满足社会对港口船舶和集装箱动态信息的共享需求,促进省内进出口供应链信息一体化;与萧山机场公司就推动机场与航空公司、货代、海关、国检等单位互联开展合作,提高航空物流链的协同效率和组织化水平;与传化集团就推进物流园区互联共享和物流信用信息共享等开展全面合作,充分发挥传化行业内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
通过这次合作让基于平台的“应用更多”了,深化了平台互联应用和增值服务开发。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基于平台开展园区通、平台大数据分析和挖掘、移动终端应用和推广等方面的合作;与华泰财产保险公司就基于平台开展保险增值应用服务开展合作,为平台用户进一步降低货运风险提供更为便捷的保障;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就探索启动物流信息交换云平台建设,开展电子商务物流信息交换标准建设、交通物流信息大数据共享和分析等开展合作;与巨化集团就推进危险品物流协同作业和物流信用信息共享开展合作;与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就基于平台建设“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心”、“物流园区互联应用服务中心”及开发其他市场化服务产品等开展合作;与货通网络科技(烟台)有限公司基于NEAL-NET开展物流跟踪服务合作,促进港口物流链各方信息共享。
签约现场,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郭剑彪指出,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加快“四个交通”发展的核心要求,是新时期交通运输事业的根本方向和必然选择。在这其中,以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化技术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此次合作是平台深入贯彻部省领导“做大、做实、做强、做久”精神的落地之举,标志着平台从政府主推、单一服务到寻求政企结合、横向通联、纵向贯通、百花齐放的重大突破,打破了政企间、地域间、部门和行业间的体制机制局限,在实现大企业资源整合、服务提升的同时,也为广大中小企业创造了公平竞争、合作共赢的舞台,从而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转型升级。
随着平台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中作用日益显现,越来越多的相关企业开始主动积极投入其中。本次签约仪式的举行表明了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在长三角区域有迫切需求、先行动力,通过平台将不同区域、不同运输方式间的合作联系在一起,打破了企业、部门、行业和区域间的壁垒,实现了综合运输推进上在方向、途径、方法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多方共建共推的格局,是综合运输推进的良好载体和有利契机。
“平台建设为各方互联互通提供了基础通道,此次合作促进了平台从道路运输体系内的互联走向铁路、港口、航空等跨运输方式的互联,是平台应用推广和增值服务开发的一次重要发力,将进一步提升平台的服务水平。”平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会上,交通运输部运输司副司长王水平肯定了此次签约的意义,指出此次签约是大部门体制下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重要体现,是服务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行动。这种合作机制和创新模式,既对长三角区域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具有现实意义,也对全国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具有示范作用。对如何发挥好两个协议的作用,王水平副司长建议签约各方抓好协议的贯彻落实、抓好综合运输政策的顶层设计、抓好综合运输标准规范的制定、抓好综合运输信息共享、抓好综合运输服务试点示范,号召大家加快构建大部门体制下的综合运输服务体系,为推进“四个交通”建设,提升综合运输整体效能,保障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链接·
平台是交通运输部牵头,管理部门、行业协会、软件开发商、物流供应商多方共建的一个开放、共享的物流单据和服务电子交换基础网络。浙江省交通运输厅于2007年启动平台建设,2008年试运行,2009年交通运输部和浙江省政府签署合作纪要,部省共建启动了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试点示范项目建设;2011年,以平台为依托发起和牵头组建了全球首个区域性物流信息共享合作机制—东北亚物流信息服务网络合作机制(NEAL-NET)。2012年9月正式上升为国家级交通运输物流公共平台。
据悉,截至目前,平台已建成1个国家级管理服务系统,在全国部署了9个交换节点,初步建成了国家交通运输物流信息基础交换网络,形成了国际性的东北亚物流信息共享合作网络。随着平台功能的日益完善,各类物流及其相关企业纷纷涌入,使用该平台物流管理软件的企业已超过1万家,依托平台实现互联的企业已近30万家,企业通过平台实现业务单据交换量已累计超过8亿条,日交换量最高达200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