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引起网上关注
中美贸易纠纷自去年9月轮胎特保案之后就频发不断,近期更是密集。去年12月30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终裁决定对华油井管加征关税,涉及金额27亿美元、中国钢企90多家,是迄今美国对华贸易制裁涉及金额最大的一起案件。今年1月以来,美国相继裁定对中国产金属丝网托盘和电热毯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并对中国产钻管发起“双反”调查。就在中国商务部公布对美白羽肉鸡产品反倾销调查初步裁决之际,美国再度挑起贸易战,对中国产礼物盒以及包装丝带征收高额反倾销税。由此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新浪网”、“网易”、“腾讯网”等国内主流媒体、门户网站纷纷在财经、国内要闻等版块的重要位置刊登了这一消息。《中国证券报》、《国际金融报》、《南方日报》、《经济参考报》、《第一财经日报》、“每日经济新闻”、“金融界”、“中国经济网”、《东方早报》等评论类、金融类媒体都相继为此发表了大量文章对这一事件进行了详细的评论分析。美国《华尔街日报》、《国际财经时报》、英国“路透社”、新加坡《联合早报》、香港《文汇报》、《大公报》、《经济日报》、“财华社”、“星岛环球网”、“凤凰网”等境外媒体也对此进行了关注,并对这一现状进行了报道。众多媒体普遍认为尽管涉及的贸易总额相对而言并不大,但足以影响中美关系大局。截至2月8日13时,可在“百度新闻”上搜索到相关文章达453篇。现将情况综述如下,供领导参阅
一、媒体与专家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原因。
二、媒体与专家理性指出这场贸易战争没有赢家,担忧2010年中美经贸关系将面临更多挑战。
2月7日,“腾讯财经”以《聚焦三专家:中美经贸冲突将加剧》为题报道称,首先,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受政治影响而升级。中美经贸关系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并不是来自经济体系,而是来自政治活动和政治目标的干扰。其次,美国仍将以中美贸易不平衡为理由向人民币汇率施压。2月5日,“环球外汇网”以《奥巴马再次挑起汇率问题中美经贸冲突恐加剧》为题报道称,专家表示,出于经济和政治双重考虑,2010年美国将向中国提出更多要求,中美经贸将在越来越多的摩擦和纠纷中度过。成熟的中美经贸关系已经难以好坏做评价,而将处于相互适应、调整的复杂互动过程。2月4日,“观察与思考”以《贸易保护主义盛行致中国对外贸易纷争数量上升》为题报道称:美国一系列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不仅导致中美贸易摩擦和争端进一步加剧,甚至引发更多的美国其它行业和其他国家的贸易壁垒接踵而来。由此,有舆论认为,中国与美、欧以及其他有关国家的贸易战拉开了序幕,2010年中国与美、欧等国贸易摩擦和各种争端将愈演愈烈。2月7日,《国际金融报》以《中国产礼盒丝带“遭殃” 中美贸易战恐难消停》为题报道称:复旦大学经济学系教授张军预测,2010年,中美两国间贸易冲突或将会变得更频繁,我国出口环境也将遭遇挑战。相对于2009年来说,中美贸易摩擦几乎不可能好转。一是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国内经济仍然相对比较困难,需要寻找一些外部因素来进行平衡,中美贸易不平衡这个因素就会为美国政府和国会所利用。二是近期中美两国间的冲突也在不断升级,这或将在短期内造成两国贸易环境的恶化。2月7日,“中国贸易金融网”以《中美贸易关系面临真正的考验》为题报道称:值得注意的是,近来中美贸易摩擦的升级还只是刚开始。虽然去年中国对美出口中,被提起反倾销诉讼的仅占1.3%,但考虑到发起反倾销诉讼采集证据需要12个月,今年美国针对中国的贸易投诉肯定会更多。
三、也有部分媒体相对乐观,认为这是正常的经济博弈,表明中美双方正在寻找新的动态平衡点。
2月8日,《上海商报》以《中美关系需要寻找新的动态平衡》为题报道称:由于中美关系前所未有的紧密,美国不断主动寻求中国的配合。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接近于口水战、缺少实质内容的中美对抗,表明双方正在寻找新的动态平衡点。这种背景下的白羽鸡和礼品盒加税,可以理解成双方的拳来脚往,更可以理解成两国对话的动作越来越成熟。2月7日,“腾讯财经”以《聚焦三专家:中美经贸冲突将加剧》为题报道称:专家表示,中美关系已进入非常成熟的阶段,再用好与坏来形容今天的中美关系已经太肤浅。尽管存在利益冲突与摩擦点,但2010年双边经贸格局并不会发生重大变化。《扬子晚报》8日发表《美对我礼盒丝带征231%反倾销税》一文指出,中美最近的交锋一直为世界所瞩目。在贸易往来上的较量,被认为是“辅助性的”,分析大多认为最后两国会达成一种合作性平衡,而不会产生某些西方媒体所预言的所谓“全面对抗”。
四、各方为此提出建议
五、网民评论情况
美国再度挑起贸易战也引起了网民的关注,截至2月8日13时,“腾讯网”网民留言200条,“新浪网”网民留言1125条,“网易网”网民留言173条。发表观点的网民都对中美此次贸易摩擦进行了更深层次分析解读,有观点认为奥巴马政府的这一举措也是为了扭转选民对其经济政策的不好印象,但也此举更从侧面告诉我们,美国未来经济可能仍然不会有强有力地复苏。“新浪博客”名为“王珏”的网民发表了《中美贸易摩擦升温预示美国经济难有起色》一文指出,自去年第四季度开始,中美两国之间再现贸易摩擦,基本上都是由美国方面挑起,内地再做出相应的回应,然后,美国又再另一领域向中国发难,双方你来我往,实在热闹。很明显,无论是美国民众还是政府,在经济领域所面临的困难都不少,减债看起来对大家都有好处,但过惯好日子的人,很难接受长期过穷日子的,除非趋势已难以改变,人们已经习惯了。文章最后指出,我们可以看出,奥巴马在9个月后的中期选举前,需要扭转选民对其经济政策的不好印象,“一切向内看”,给民众一个交代。当然,政府并不会让选民认为,它不作为或者无计可施,更不可能认为是自己过往政策出了问题,那么,就需要找到一个在道理上可能说地通的理由来解释为什么会有如此困难的经济局面。所以我们看到,即使最崇尚自由贸易的国家,亦需要推行贸易保护,以保护那些即使在数量上已经非常少的本国就业岗位,以缓解民众的质疑,这在政治上是完全合理且行得通的。另外,这其实也从侧面告诉我们,美国未来经济可能仍然不会有强有力地复苏,因为经济不理想,政府才会在经济层面以外做文章,缓解民众对政府的不满,这是很容易理解的。
为此有网民建议中国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且这次不但要亮出宝剑,更重要的是亮出理念来。“新浪网”网民“coolman”在文章《世界惊讶中看着中美巨人般的争斗——随时准备倒向强者》中表示,美国对抗中国的态度是肯定的了,恐怕已经形成了内部的决议或者达成了充分的共识了。而且这种对抗可能是三年,也可能是七年,这要看奥巴马的任期来决定。因此,中国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且这次不但要亮出宝剑,更重要的是亮出理念来。文章最后还指出,中国应该找到这个可以说服世界,或部分世界的理念来,将中国推上道德和信仰的高峰,否则,中国是不可能起到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地步的。总之,世界还在静观,但是中国可不能再静静的等待,或者自我蒙蔽下去了;清醒的看待这次美国的反华,他们不是闹着玩的,而是想要中国命的。而且此事也事关中国强大与否,能否真正崛起的试金石。“新浪博客”称:总之,中国一定要建设具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的强大的陆军,强大的海军,强大的空军和强大的天军(太空部队)以应对可能军事战争。同时中国一定要建设热爱国家,具有国际视野,精通国际竟争规则的金融“铁军”以应对经济战争。只有这样,中国的安全,人民的财富才会得到保护!“新浪网”网民留言称:美国是想通过这些来强逼中国把剩下的外汇储备都买他的垃圾债券,中国决不能屈服,事关民族的复兴大业阿!“网易网”网民留言称:中国对于高技术含量的进口太过于依赖美国,所以中国对美国的经济制裁要左顾右盼。除了提升自身技术能力外,可以引进欧洲和日本高技术产品。